想充值洗头卡、健身卡,却又担心老板卷款“跑路”?这一难题在深圳有解了。
6月26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联合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教育局、市商务局等单位,举办预付式经营领域应用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启动仪式。这是深圳市在破解预付式经营难题,推广数字人民币的又一关键举措,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次。
据介绍,数字人民币具有可控匿名、不可篡改、可编程等特征。应用于预付式经营监管,能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降低监管成本,提高交易效能。目前,深圳地区已有银行结合数币智能合约的优势,探索实施数字人民币在预付式消费监管领域的应用场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数字化的预付款无法挪用且可追溯
前有地方政府用数字人民币发工资,现有深圳将数字人民币应用于预付式经营领域。今年以来,全国多地纷纷传出数字人民币落地的消息,这预示着,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数字人民币正以“快进键”的模式持续推进。
数字人民币应用在预付式领域如何落地?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有关负责人介绍,在预付式经营中引入数字人民币,实际上就是采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进行预付资金管理。具体来看,通过消费者、经营者及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对预付资金加载智能合约,采取消费者和经营者协商一致、按照约定支取预付资金的方式,实现交易的顺利完成。
据介绍,对消费者而言,用数字人民币进行消费预付有两大好处:一方面,这种交易方式将合同条款写入智能合约,商户不能随意划转消费者预付的资金;另一方面,在实际消费之前,预付资金仍然属于冻结状态,有效保护消费者资金安全。而对监管来说,使用数字人民币还能够实现对预付式资金的可追溯管理,确保预付式资金不被挪用,避免预付式经营者“爆雷”“跑路”等极端情形,为消费者追回损失提供证据保障,让消费者敢于消费、放心消费。
据了解,近年来,从几百元的理发卡、洗车卡,到成千上万元的健身卡、培训卡、美容卡等,近年来有关预付式经营领域退卡退费难、商家跑路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较为频发,发卡机构卷款跑路、倒闭失联的现象时有发生,市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受损。
而数字人民币具有可控匿名、不可篡改、可编程等特征。应用于预付式经营监管,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降低监管成本,提高交易效能,让消费者从被动地位转向主动地位,从而节约了监管成本和消费者维权成本。
“许多商家使用预付模式是为了捆绑用户、提高用户的转换成本、培养用户忠诚度,对这部分商家来说,数字人民币是个不错的选择。”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字人民币可将部分意图通过预付式模式来增加企业的现金流、甚至挪作他用的商家拒之门外,从而为消费者创造一个更透明、更安全的消费环境。
多家银行已落地解决方案 深圳将从四方面继续加码
据记者了解,目前深圳地区已有银行结合数币智能合约的优势,探索实施数字人民币在预付式消费监管领域的应用场景。
比如,今年5月,建设银行携手商家落地全国首个餐饮及宠物行业数字人民币应用推广。目前建行预付式平台已服务300余家头部商户、1000多个门店,资金监管规模1.1亿元,从教培、餐饮和宠物行业逐步延伸到美容美发、运动健身等更多涉及百姓民生的预付式消费行业,具备了完善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农业银行深圳分行也在今年5月与福田区政府开展教培行业数币预付试点的全面战略合作,目前,农行数币预付平台已服务商户超40家,覆盖教培、餐饮、诊疗、养老、体育五大行业板块,累计为超900位消费者提供预付资金智能监管保障,监管资金逾270万元。
同样在教培领域,招商银行在平台端用“招行自研教培云”服务平台及“学有招”小程序,当预付资金进入数培机构对公钱包时,智能币串监管功能即时生效。系统严格根据教培机构设置的一课一载及按比例拨付数币资金的规则、精确对钱包资金进行管控及释放,从而降低资金被挪用风险。在预付卡领域,目前该行已可为数币预付卡监管场景提供全流程的在线资金监管能力,区别于传统单用途预付卡监管模式,监管端将入驻于数字人民币APP“元管家”专区,实现消费者在商家小程序购买预付产品后,直至消费者完成真实消费动作后,资金方可自动划转至商户对公钱包,完成一笔一划。
据介绍,接下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还将在探索数字人民币在预付式消费监管领域方面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稳步扩大试点应用场景,不断提升数字人民币在教育培训、健身娱乐、文化体育、驾驶培训等领域覆盖率;
二是加快构建开放应用生态,发挥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功能,完善服务体系,加快配套场景研发,提升预付式消费便捷度,为解决消费纠纷提供成熟方案;
三是持续开展宣传推广,扩大试点工作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公众及消费者对数字人民币应用信心;
四是加强政策与金融扶持,探索在深圳地方征信平台建立“预付式经营者融资支持”业务板块,为经营者提供政府支持政策和银行信贷产品对接渠道,缓解经营资金流动性压力。
责编:叶舒筠
校对:祝甜婷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标签: